旧版入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深度透视>>正文
推荐专题
宁波大学力学教工党支部: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
发布日期:2019/11/26 12:17 作者:郑俊朋 点击量:


最近,王子文(化名)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下来了。

王子文是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学业困难的他一边要担心无法正常毕业,一边要到处面试找工作,可谓是“压力山大”。而现在,他的“踏实”感来自于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以下简称“力学教工党支部”)开展的“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行动”。教师党员们会确定帮扶计划,与每一位学业困难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诊”出他们的“病症”,“开”出治疗的“药方”。

“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行动”只是力学教工党支部“党建服务菜单”中的一个而已。该支部于2018年获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100个)和首批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创建单位。多年来,力学教工党支部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的定位,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引领科研服务、引领队伍建设,把服务作为基层党建的底色,在各项党建服务中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

培优助困,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徐辉,是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2017年保送清华大学力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辉还累计获得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力学研究所等12所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录取资格。

徐辉的培养是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开花结果”。力学支部党员陈建康教授为当时还是本科生的徐辉量身制定了学习发展规划。在科学培养规划下,徐辉在校期间获国际奖项2项和国家级奖项3项,发表核心论文4篇,其中3篇被SCI/EI收录,申请专利4项。除了徐辉,还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2013级本科生丁军磊获得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保送至河海大学;2014级本科生陈家琦获多项全国级奖项,以优异成绩保送清华大学研究生。

“学业优异”学生不能埋没,“学业困难”学生也不能漏掉。于是,“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行动”便被提上了日程,帮扶的对象基本全是班级排名比较靠后、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四毕业生,要面临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如果不多加关注,很容易衍生出安全稳定风险。

“教育的初心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党员教师要扛起肩头的责任,走深走心走实,为学业困难学生雪中送炭”,支部书记张明华教授说。

力学教工党支部根据专业、性格等将学生分组,由支部党员分头进行面对面谈话,每个人建立专属档案,做好谈话纪录、制定帮扶计划。“我们不是谈一次话就结束了,而是会一直跟踪到毕业甚至毕业之后一段时间”支部副书记黄斌副教授告诉记者。

用心浇灌,芳香自来。仅近三年来,力学学科教师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5篇,获批知识产权10项,学生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项,周培源力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项15项,力学专业本科生读研率40%以上。同时,重视研究生培养,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学科每年都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及学术环境。近三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62名,学生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52篇,授权知识产权13项。

顶天立地,以党建引领科研服务

“高校科研要顶天立地,既要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实际,也要根植于区域发展和学校历史的土壤,在‘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的判断上,离不开党的领导。”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郑荣跃教授认为。

党小组设在学科团队,是支部加强党建引领的有效做法。按照学科团队方向,支部设立了4个党小组,制定“四个一”工作标准:每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小组长每月参加1次支委扩大会,每年开展1次工作总结,每月报送一次工作信息,有效实现了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业务发展在团队的目标。

党建引领学科的“网”越织越密。力学教工党支部还创新举办了“党课+学术沙龙”等活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融入到学科和专业发展中,把党课讲到学术沙龙中,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作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方向对了,自然事半功倍。党建引领下,力学系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全系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负责人是党员的占71.5%,2018年和2019年连续2年稳居全校第一。近三年力学系教师发表SCI论文147篇,第一作者是党员的占60%以上。目前,36名党员中除几位新入职的老师外,全部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党建引领下的科研工作,始终不忘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五年来,全系教师获横向课题47项,项目总经费1000多万元,负责人是党员的占80%以上。冲击动力学团队自主创新研究“桥梁抗船舶撞击柔性耗能技术”,研究成果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及桥梁工程等领域有重要价值;多功能/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团队在党员杜建科教授带领下,长期为宁波市多家智能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声波器件和振动团队在人才培养、实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方面长期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流变力学团队负责人陈建康教授用力学知识义务帮助宁波一鄞州果农打赢二审官司,帮其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

凝心聚力,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

“本来一心低头做学术研究的我,越来越感受到了力学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加入这个先进的组织。”易利军博士是学院学术骨干,在力学党组织的感召下,他于2018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目前正在进行函调。

易利军并不是唯一一个向党组织靠拢的学术骨干,每一位力学系教工在入职后都受到来自党支部的关心和帮助,并且作为党外人士受邀参加过支部活动,在党组织的感召下,不断有党外青年博士和学术骨干表现出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意愿。

力学教工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即有“联系结对”的传统。近年来,支部更是进一步将“单线联系结对”发展为“多点联系结对”:教师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党小组联系学科团队、支委联系青年人才、资深党员联系青年教师、党课联系课程思政,将过去的“情感线”织成了“情感网”。

谈起党支部和团队对自己的帮助,新引进的青年博士胡健英老师说,“刚刚入职时,会遇到来自教学、申请基金、发表论文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党支部尤其是团队负责人杜建科教授的帮助下,我才顺利度过了这个过渡期。”

事实上,力学教工党支部会为每一位“青椒”(注:青年教师)确定职业发展导师,在教学、科研、服务、传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开展“四位一体”的传帮带和团队建设,帮助他们快速“站稳讲台”。

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也与党员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紧密结合。从理论学习到科学研究,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党员教师们在“真诚的吐槽”中找差距抓落实,不断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2019年,杜建科教授入选浙江省专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也入选宁波市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最近当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近两年,支部2名党员被评为“浙东青年学者”,2名青年教师党员晋升副教授,11名青年教师党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党建引领下,宁波大学力学教工党支部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打造学术水平高和政治素质强的一流师资队伍。

优秀的人互相吸引,为力学教工党支部带来良性循环。目前该支部共有党员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者33人。支部党员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宁波市该奖项的零突破。

在一流党建引领下,力学学科符合国家“双一流”建设遴选标准,于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党建的引领,只有一流的党建,才能为一流学科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胡泓表示。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以一流学科建设来创新高校党建,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趋势。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征程中,宁波大学力学教工党支部将会继续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来创新高校党建,让服务成为基层党建最大的底色,在服务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郭亚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安中大楼1003室 邮编:315211 电话:0574-87600298

宁波大学新闻中心@2014-2015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newsxc@n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