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深度透视>>正文
推荐专题
缘起青瓷千千结
宁大大一学生DV作品获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一等奖
发布日期:2017/12/27 09:19 作者:夏晓晨、王威 点击量:

 

近日,浙江省第十六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决赛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宁波大学共获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其中阳明学院学生会知行工作室暑期社会实践作品《瓷心诺结》作为代表我校参赛的唯一一件DV作品,在全省195件DV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科组DV类一等奖。

“你们在大一暑假就完成了大二、大三才能完成的事情,同学们的创作思路和水平实在难得!”相关专业老师这样评价到。的确,有趣的灵魂从不被年龄限制。今年暑假,知行工作室全体成员从宁波大学出发跋涉近500公里到达拍摄地——浙江龙泉,采访了多名青瓷手工艺人,拍摄了近500组镜头,拍摄数据量多达80G,历时近3个月,经历了暑期社会实践院级评审、校级评比,多媒体校赛、预答辩,一回回头脑风暴、一次次作品修改、一场场答辩演练,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终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这也是阳明学院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干部队伍,探索实践养成机制的充分体现。

结一段青瓷之缘

2017年5月,知行工作室刚换届完毕,接到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开展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经过头脑风暴,大家决定以龙泉青瓷为拍摄对象,以拍摄纪录片的形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龙泉青瓷在2009年就已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却没有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依旧面临困境。但依旧有那么一群匠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对传统手工艺的承诺。他们坚定了我们的想法,我们想要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美丽的青瓷,听到青瓷匠人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呼吁大家关注传统工艺,共同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誓言。”知行工作室成员这样说。

为保证拍摄活动顺利开展,团队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团队里龙泉当地的队员带大家熟悉当地交通和风俗,也在联络接洽方面提供了便利;指导老师是民俗学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毕业,活动前期就获得了当地政府、青瓷手工作坊、青瓷手工艺大师等社会支持;工作室文编、美编、新媒体以及摄影视频部分工细致,且配合默契。

应一场青瓷之约

今年7月,知行工作室的成员来到了青瓷匠人龚佐力的家中,与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最真实的青瓷制作场景中进行纪录片的拍摄。

“之前也有别的学校联系过我,但最后都没有成行,你们能到这边来,真的非常有心也非常不容易”,龚老师的话既是对他们来说,既是鼓励,更是一种动力。

7月的龙泉,拍摄小组的成员在30多度的高温下拍摄,一天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一组青瓷素烧的镜头,采用延时拍摄的方法,开始录制后的一个多小时里,负责摄像、收音和打光的同学都要站着一动不动,也不能发出一丝声音。那一个小时里,大家用光了一整瓶驱蚊药水,这也成为他们难忘的一段经历。

一周的时间,近五百组镜头的拍摄,几十段采访音频的录制,可能一个修胚的动作,就需要龚佐力老师重复做十几次,拍摄人员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大家的衣衫从来都是湿透的。缺少收声设备,就让同学拿着手机趴在地上录音。

“每天吃饭的时间是最快乐的时候,龚佐力老师和他的家人会与我们聊起他们的人生,聊起青瓷的前世与今生,大家的关系,亦师也亦友。七天时间,我们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也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明白青瓷之美,不仅美在其器型,更美在人心。”团队成员回忆起这段经历,特别记忆犹新。

许一个青瓷之诺

当大多数小伙伴们都开始享受暑假的时候,知行工作室的成员们还在进行着紧锣密鼓地工作。围绕此次省多媒体大赛DV类的参赛主题“承诺”,以浙江龙泉青瓷为主线,讲述了一个青瓷手工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恪守着对传统手工艺承诺的故事。

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并不比拍摄轻松,为了紧靠“承诺”这个主题,参赛小组的成员们绞尽脑汁。纪录片的剧本反复的讨论、修改、打磨,只为将青瓷艺人与青瓷的承诺这个故事讲得更加清楚明白,几百段的拍摄视频根据剧本一段段地看过去,尽力去挑选最紧扣承诺主题的片段。负责视频剪辑的同学有时候来了灵感,会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感觉剪的不理想就整个推倒重来。最终,纪录片按照龚佐力老师对父亲的承诺、对家庭的承诺、对传统文化的承诺为线索,旁白的每一个字眼,配音的每一个语调,画面的每一帧转换,都深挖到极致。12月,答辩场上,这个DV作品在195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据悉,阳明学院为大一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平台,积极组织大一新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组织科研训练营,分大类专业指导突破的模式,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全方位的机会,让阳明学子们在大学生活的第一年就能初探学科竞赛的面纱。其推出的知行工作室也立志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干部队伍。本次知行工作室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获得省多媒体大赛的一等奖,是对阳明学院,对知行工作室,也对大一新生实践养成机制的肯定,这些参赛经历不仅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证明了他们的水平,也让他们在比赛中获益良多,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也证明了一年级学生在A类学科竞赛中并不逊色。

文章来源:阳明学院  责任编辑:王静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安中大楼1003室 邮编:315211 电话:0574-87600298

宁波大学新闻中心@2014-2015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newsxc@n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