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3号台风“菲特”给浙江带来极强降水,城区被淹,道路交通瘫痪,其中宁波市成为重灾区之一。据了解,台风期间,宁波大学校园未出现大面积积水,建筑物没有明显损伤。
宁波大学在接到强台风“菲特”的预警之后,校领导高度重视,6日,学校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第23号强台风“菲特”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迅速部署,进岗到位,严阵以待,积极投入到防御台风的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8日上午7:30,接市政府通知,经学校研究决定后,当天全校停课。
下午,学校紧急召开应对强台风“菲特”协调会,布置相关工作。程刚书记、宋富军副书记、唐绍祥副书记、王文斌副校长出席会议。党办、校办、学生处、校园规划与建设处、后勤管理服务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协调会。会上,程刚书记要求各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台风的影响,后勤集团要加强保障,确保水电和教工、学生宿舍的安全,确保菜价的稳定,确保伙食供应。要求各学院加强在校学生安全教育,摸清离校学生返校情况,并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所联系的学院、部门进行检查,了解情况。
当天下午,学校还学习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并成立了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的学校应急工作组,对台风期间的突发事件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党办、校办、后勤管理服务处、校园规划与建设处、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启动了防台工作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各项防台措施:学校党办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和气象信息,掌握全校动态;校长办公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通知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每天及时研究和发布全校上班上课的有关通知,以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同时结合校车运行情况及部分师生的实际困难,对师生返校工作学习采取了人性化关怀措施;后勤部门对全校的地下管网进行了排查和疏通,确保台风期间校园内无积水现象;24小时值守并对全校的变电所、配电房及各个泵站进行全面巡回检查;对各餐厅屋顶进行了清障及对厨房下水道进行了清理、疏通,保证了管道的正常排污;备足抗台期间的食物,以满足在校师生的需求;对校园路面窨井盖进行了排查及教学楼排水系统防渗漏情况检查;对校舍、围墙、树木、广告牌和其他高空易坠物进行检查,对需要加固的进行加固,需要转移进行及时转移,对于树冠较大的树木进行修剪,以减少台风来临时的阻力,防止拔起或刮断,严防人员和财产损失。校园规划与建设处特别组织了工作人员对北区琴房等存在隐患的建筑进行了细致排查,并加强目前学校在建工程的安全。
台风过后,8890办公室工作人员连夜进行信息平台短信群发,向全校教职工发布学校应急意见,使校令畅通,师生安心上班;运输服务中心及时安排运送教职工安全返回市区;教务部门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动态,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工部门及时掌握学生返校信息,通过辅导员队伍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指导服务;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人员加强对学生住宿区的安全巡检等。同时,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及学校的各项指示,积极开展灾后自查、报送及重建工作,对于校园倒下的树木进行清理,对于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漏水情况及时进行清查及应急补救等。
宁大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台风影响 ,经受住了“菲特”的考验,扎扎实实筑牢学校“防汛大堤”。10月9日上午,张明华副市长等一行来校调研我校抗台工作,在听取程刚书记、聂秋华校长的汇报后,张副市长充分肯定了我校所采取的一系列抗台防御措施,他要求我校要继续密切关注台风灾害的后续情况,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克服台风灾害带来的困难,在校学生尽量避免外出,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严重的内涝水情给宁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诸多不便。但宁大人众志成城,共同应对天灾,努力将台风损失降至最低。危难之际,展示了宁大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确保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切实维护了宁大校园的安全稳定。
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宁大师生也力所能及,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最及时的帮助。
9日上午,因市妇儿医院汛情严重,交通不畅,许多患儿急需继续打针治疗绕行来到我校附属医院,注射室护士及儿科方敏医师、吕一枝医师二话不说,给患儿做皮试、开注射单。但经核对,有些药物附属医院未使用,有些药物产地、剂量不同,而患儿家属无注射单,连药物说明书都没有,怎么办?看到一个个患儿家属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院,看到他们脚穿拖鞋,身着湿透的衣裤,若再次拒绝于心不忍。怎么办?附属医院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当即与妇儿医院医务科联系查找患者处方,把患儿处方传真到我院。一个、两个、三个……,看到患儿家属一脸怒气走进门诊办公室,到最后连声道谢地走出医院,工作人员甚感欣慰。作为目前市区唯一24小时全天候儿科开诊的医院,附属医院儿科及妇产科门急诊量都有所上升。为保证患者及孕产妇救治,附属医院严格落实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做好人员、设备、药品的应急准备,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目前附属医院医疗秩序正常。
连日来,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给宁波带来重创,灾情最重的余姚更是牵动社会各界和宁大学子的心。
9日,体育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顾鸿臻自发组织了身边的几位同学和朋友,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划着皮划艇挨家挨户的为居民送去食物和水,并帮忙转移群众,为当地居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回到宿舍已经是凌晨时分了。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几位年轻人的皮肤都被泡得发白了,加上水质不好,皮肤还出现了发痒的症状。身体上的疲劳和不适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精神,他们还计划着接下来再去需要帮助的地方,为抗洪救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想到志愿去救援灾区的时候,这位热心的运动健儿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说自己是一名篮球运动员,有着很好的体力,而且能够熟练操作皮划艇,刚好在需要运送物资的灾区发挥自己的力量。
10日中午,我校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在短短半小时内紧急召集103名国防生赶赴余姚帮助运送救灾物资。一同前往的还有学工部、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
附属医院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紧急调配30个清创包、缝合包送往市卫生局统一调度,并于第一时间组建以心内科、皮肤科、妇产科、创伤骨科医生及急诊护理人员为主的医疗救援小组,于11日下午赶赴余姚开展医疗工作。
余姚积水未退,也牵动着科院师生的心。10月10日,听说宁波日报社下午会派车进余姚。中午一下课,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联、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立即在学生二村和慎思楼前设点,发起“余姚,加油!向余姚灾区募集收音机、纯净水、方便面等应急用品”的捐赠号召。为尽快把物资发往灾区,下午1点师生们自费租了一辆面包车,满载第一批募集到的700余瓶纯净水、8箱食品、4个收音机、1个手电筒等价值3000余元的物资发往宁波日报社。截至下午5点左右,募捐点又收到了师生们捐的饮用水、食品、应急用品及现金捐款等总价近7000元的应急物资,并及时送到灾区群众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