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罗伯特·格拉布,加州理工学院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化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因为在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的贡献,格拉布与理查德·施罗克、伊夫·肖万共同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六月的宁大,栀子花香飘校园,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落一地惊喜: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教授要来学校了……
学术缘:国际高分子材料化学研究院落户宁大
6月6日上午,当世界顶级化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 H. 格拉布斯教授出现在宁波市Grubbs论坛暨Grubbs研究院揭牌仪式时,场上掌声雷动。那一刻,格拉布斯教授是全场的焦点,他到主席台几乎是蹦上去的。虽然年已七旬,但精神矍铄,挺拔有力,目光里充满了睿智和友爱。发言时,挥舞着西方人特有的手势,魅力四射。
坐在台下媒体席的记者,一直在互相传阅关于格拉布斯的信息:美国科学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由于他在烯烃易位反应催化剂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格拉布斯教授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楷模,以他名字命名的“Grubbs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格拉布斯还创办了许多新材料高新企业,对创办企业方面有相当独到的见解。格拉布斯教授至今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第一线,在世界科学界及工业界都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在现场,我们欣喜得知:落户宁大的Grubbs研究院,将为国内外专家在宁波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一个世界水平的研究平台。这让宁大师生激动不已。宁波市委和校领导尤其重视此次活动。6月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校党委书记程刚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会见了格拉布斯教授,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校长聂秋华在会见格拉布斯教授时希望,借助格拉布斯先生及其团队先进的技术、高深的造诣和卓越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把宁波大学高分子新材料这支团队带上一个新台阶,并藉此来推动宁波市相关化学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宁波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活动开幕式之前,记者在华美的香格里拉酒店采访了格拉布斯教授和其长子、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副教授、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功能纳米材料中心科学家罗伯特 B. 格拉布斯。采访中,这位鼎鼎大名的学者言谈间总透着谦逊和幽默。
记者每问完一个问题,他在回答前都会先说“谢谢你的提问”,然后认真答题。那场景感觉是与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聊天……
采访一直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落户在宁大的研究院时,格拉布斯教授放下手中的咖啡,笑着说:“最近几年我好几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很惊奇,印象最深的是大上海地区在高分子研究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宁波在高分子聚合物和绿色化学方面的发展。有代表性的就是宁波把我的学生陈忠仁教授引进来了。我非常愿意参与宁波市的科技建设,希望在新成立的研究院能够做出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还记得那天开幕式场面恢弘,高朋满座。市领导一席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整个会堂:“罗伯特·格拉布斯先生这样一位世界顶级的学者,以及他团队成员的到来,和以格拉布斯命名的研究院的成立,将把宁波大学新材料、新能源研究团队打造成世界最顶级的研发团队。”
毫无疑问,这位全球几乎所有顶尖有机合成和高分子研究机构正在深入研究或使用他研发的催化剂的专家——格拉布斯,将给宁波大学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催化剂”。
值得宁大人铭记的另一格拉布斯与宁大的学术缘份,便是他欣然接受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聘任,当聂秋华校长为格拉布斯教授父子颁发聘书,并亲自为他们佩戴上宁波大学校徽时,格拉布斯一脸灿烂的笑容久久印在了宁大师生的心里。
聂校长同样回报了开心的微笑:格拉布斯教授父子加盟宁大,会使宁大在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和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师生缘:对化学的共同热爱和痴迷
人生有时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格拉布斯教授缘定宁大,归于一段神奇的师生情。2011年,作为格拉布斯教授的得意门生陈忠仁博士,以国家级人才引进人才的身份回到家乡宁波,担任了宁波大学材化学院的院长。正是陈忠仁博士的牵线搭桥,格拉布斯欣然同意在宁波举办Grubbs论坛、建立Grubbs研究院。又是在陈忠仁博士的引见下,宁大师生很荣幸地与格拉布斯教授有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会堂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这一次极为重要的行程,格拉布斯教授与儿子一同来甬。6月6日晚,父子俩为宁大师生作了题为“格拉布斯父子的人生选择”的讲座,这让许多师生非常兴奋。
早在几天前,格拉布斯父子即将走进校园的消息就传遍了宁大,座位票被同学一抢而光。听讲座前,许多同学做足了功课,甚至知道格拉布斯爱吃红烧蹄髈,爱喝肯塔基Bourbon威士忌和Porto红葡萄酒;甚至清楚他有两个儿子,一个为化学教授、另一个为医学博士,一个女儿为心理学家,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女。在讲座现场,同学们不仅从科研学术上,也从人生哲理等方面向格拉布斯教授进行提问交流,全程采用英语对话,互动热烈,笑声、欢呼声一次次把讲座推向高潮。
在想象无数次的宁波大学,面对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格拉布斯教授依然风趣地用讲故事的形式与师生交流:高中时,他除了认真学习不知道做什么,大学学的是农业,成绩一直不好。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兴趣,一直碌碌无为。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化学实验,发现化学正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作出了事业上第一个重要选择。格拉布斯在实验室工作的认真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推荐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生。第二个重要选择是到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有机会开始了烯烃易位反应,这个他此后一直潜心钻研了40多年的研究领域。第三个选择是加盟加州理工学院。这个“小而精”的世界顶尖大学,有着严谨活泼的学风和浓郁深厚的学术氛围。格拉布斯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如鱼得水,在加州理工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就,并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格拉布斯教授平凡又神奇的经历使学生充满了钦佩和好奇。有学生提问:“如果在这条路上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怎么取得成功?”格拉布斯的回答精彩极了:先不要想着成功,要想着怎么把实验做好。不怕失败,就会有机会成功。格拉布斯教授认为中国变化很大,机遇很多。格拉布斯教授希望同学们能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学会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并认真解决问题的学术态度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六月,也是一个青春散场,等到下一场开幕的毕业季。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又是同学普遍关心的问题。格拉布斯教授现场指导:“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氛围,让大家能够学好基本知识,然后有创新;基本功训练好之后,可以选择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可以选择创业,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些人适合创业,有些人适合作研究,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向前走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那一晚,英俊潇洒的小格拉布斯一直也是台下同学尖叫的对象。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他看上去无比阳光。他向宁大师生讲述了他的学习经历。他是罗伯特 H. 格拉布斯教授的长子,曾荣获包括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奖等多项荣誉。由开始的人类学专业转向语言学,到最终选择了高分子研究。他表示父亲主张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这不由让记者想起采访时,问及格拉布斯教授作为一个父亲教育孩子的秘诀是什么,他耸耸肩笑着说:“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无条件支持。”
那天晚上的讲座盛况空前,林杏琴会堂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台上,也被布置得像著名电视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一般。台上,除了格拉布斯教授父子,令人注目的还有那天担任讲座翻译的陈忠仁博士。他,条纹的衬衫,深蓝的外套,戴着一副框边眼镜,显得风度翩翩。望着专程从美国赶来的、培育自己多年的导师,那一刻,陈博士感慨万千,与恩师格拉布斯教授的情谊象电影胶片一般在脑海回放……
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金桂飘香的十月,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的国际化学会议上,陈博士兴致勃勃地听了多位国内外著名教授的报告,而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格拉布斯教授所作的关于烯烃异位反应与高分子合成的演讲更是深深地吸引了他。演讲结束后,陈忠仁先生主动上前与格拉布斯教授对演讲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并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独到见解。
正是此次交流,让格拉布斯教授注意到了这个对化学有着极大天赋和热情的学生。当格拉布斯教授得知陈忠仁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的时候,他主动表示推荐陈忠仁先生报考加州理工化工系,并热情邀请陈忠仁先生跨系加入他在化学系的研究团队攻读博士学位。前往殿堂级的世界顶尖大学——每年仅招收200名新生的加州理工学院求学,对于酷爱化学且立志投身科研的陈忠仁博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在递交了博士入学申请的两星期之后,也就是1992年的1月初,陈忠仁博士收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和全额奖学金。他随即启程赴美,拜师格拉布斯教授,开始了一段艰苦但却非常充实的求学之路,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格拉布斯教授话不多,他对学生的指导一般也只是两三句话点出一个课题、提出一个可能解决的思路,需要学生自己去琢磨,查资料,做大量的功课。在每周的课题讨论会上,只有当格拉布斯教授不发表意见时,才说明做得好。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陈博士还发现学问越高者,越是平易近人,特别是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如导师格拉布斯教授更是如此,这让他感慨不已。
正是由于格拉布斯教授和陈忠仁教授对化学共同的热爱和痴迷,他们从大洋的两岸走到了一起,并在五年加州理工的岁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段亦师亦友的师生缘,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回过神来,他发现台上导师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正引爆全场……
6月7日,格拉布斯教授——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世界顶级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依依不舍结束了他第一次的宁波之旅。记得去年8月,格拉布斯教授在上海参加2011先进纤维与聚合物国际会议(ICAFPM)期间,陈忠仁博士曾代表宁大师生热情邀请他访问宁波大学。格拉布斯教授欣然表示接受,并答应明年一定安排时间访问。当时,格拉布斯教授的手第一次跨越重洋与宁大师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情景感动了现场许多人。
今年,当充满希望的六月来临时,格拉布斯教授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他特别喜爱、同样是化学专家的儿子。这一切似乎来之不易,却又是与宁大冥冥之中的缘分注定。